請點我

  • 林錫釧牧師
  • 講題:幸福家庭的氛圍
  • 經文:弗五21-六4
  • 日期:2024.05.26

幸福家庭的氛圍

以弗所書五章21節-六章4節

        今天我要透過《以弗所書》跟大家一起思想關於幸福家庭的重要課題。整卷《以弗所書》可分為兩個大段落,四章16節以前,論及救恩與教會的真理,而四章17節以後,則教導信徒生活的道理。信徒生活的總綱可歸納為:「不要再像外邦人……要脫去舊人……又要將心志改換一新,並且穿上新人。」(弗四17、22-24)所以,「將心志改換一新」是信徒生活的基礎與關鍵。

        在基督的救恩中,不單是個人的心志會改換一新,與個人密切關聯的「家庭生活」也可以在主的恩典中經歷改變與更新。個人生命的更新會帶來新的「氣質」,而家庭生活的更新則會產生新的「氣氛」。也就是說,一個人如果經歷了「心志改換一新」,他會有屬神的生命樣式,往往在「氣質」上也會有所變化;同樣地,一個家庭如果在主裡經歷了改變與更新,家人間的關係與互動不但會變得更合神心意,整個家庭也會呈現出更幸福的「氣氛(氛圍)」。

        一個合神心意的幸福家庭會呈現出什麼樣的「氛圍」呢?從《以弗所書》五章21節到六章4節,我們可以看見幸福家庭中的家人們所共同營造出來的氛圍,有以下幾項內涵:

        一、彼此順服

        聖經說:「要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。」(弗五21)這裡是以「整個家庭」的視野在談論家庭成員間——夫妻之間、親子之間、主僕之間(第一世紀的家庭雇用僕人是很普遍的)——的「彼此順服」。家人間的彼此順服,最直接的表現就是:對於家人所提出有理的、有益的、有建設性的意見,願意虛心接受與順從。

        對有基督信仰的家庭成員而言,彼此順服的最高動機是來自「存敬畏基督的心」,若不是存著「敬畏基督」的心,是很難做到彼此順服的,就算做到,也只是短暫而無法持久的。曾在1920年代擔任過英國皇室御醫的鍾馬田(David Martyn Lloyd-Jones)牧師說:「我們活出這樣的生命,不是因為這是我們當盡的責任,不是因為別人也這麼作,不是因為我們得救之後一定得穿上這套『制服』,事實上只有一個原因——敬畏基督。」

        二、彼此相愛與敬重

        家人間的彼此相愛與敬重,基本上都與「愛」的實踐有密切關聯。聖經說:「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,如同愛自己一樣。妻子也當敬重他的丈夫。」(弗五33)夫妻是家人彼此相愛的「軸心」角色。做丈夫的,最能獲得妻子敬重的表現,就是實踐愛妻子這項神聖的職責。當妻子感受到先生的愛時,她在先生身上便會看見神的榮耀,因為她知道先生真實地實踐了神的教導。

        當夫妻間有真實彼此相愛的關係,兒女們也會受影響而更明白愛的真諦,同時孩子們也會因父母相愛而有安全感。心理受創的孩子有很高比例是來自父母長期不和的家庭,這些孩子看到父母爭吵時,內心都有一種強烈的願望——巴不得能代替其中一方承擔錯誤和責罵。這種扭曲的心理,長久下去便會塑造出不良的個性。相對地,那些生活在溫暖相愛氣氛家庭中的小孩,雖然不一定處處都表現得很出色,但他們對前途卻總是充滿盼望,對人生總是抱持積極的態度。這是父母彼此相愛,給孩子們從小就有安全感的結果。

        三、彼此成全

        聖經說:「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,成為聖潔,可以獻給自己,作個榮耀的教會,毫無玷污、皺紋等類的病,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。」(弗五26-27)在家人中間,我們要效法基督成全教會的榜樣來彼此成全。聖經說:「生死在舌頭的權下,喜愛他的,必吃他所結的果子。」(箴十八21)向家人說出正面、積極、肯定、讚賞、鼓勵、體諒的言語,是最直接,最快速,往往也是頗具效果的成全家人的方法。

        教牧諮商博士葛福偉(L. Keefauver)牧師說:「我的經驗是:對孩子說了一個負面評語後,至少要用十個正面評語才能補救。」他也鼓勵父母們要「以接納和傾聽作開始,透過話語將生命活力傳遞給孩子,讓肯定、鼓勵、啟發和支持充滿孩子的日常生活。不要無止盡的批評,要試著給予正面的引導,並針對孩子追求成長與成熟所付出的努力給予適當的讚美。」

        四、彼此顧惜

        聖經說:「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,總是保養顧惜,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。」(弗五29)在家人中間學習以基督愛教會的心來彼此顧惜──付上代價,無怨無悔。以顧惜保養自己身子的心來彼此顧惜──做到最好、最舒適、最貼心。願意為家人花時間、心思,付上代價,使家人感到愉悅、舒適、滿足。更多的體諒,少一點要求;更多的安慰,少一點苛責;更多的擺上,少一點抱怨。

        五、晚輩在主裡聽從與孝敬長輩

        聖經說:「作兒女的,你們要在主裡聽從父母,這是理所當然的。當孝敬父母,使你得福,在世長壽。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。」(弗六1-3)俗語說:「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。」學習孝敬長輩,有助於順服上帝,同時也有助於培養尊敬、順服其他掌權者的態度。

        六、長輩按照真理教養晚輩

        聖經說:「作父親的,你們不要激怒兒女,但要照著主的教導和勸戒養育他們。」(弗六4)華人傳統告訴我們: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。」然而,這是不合聖經教導的,因為我們都是罪人,都需要耶穌的拯救,也需要明白真理。長輩在教導晚輩時,不是「倚老賣老」,而是要「依循真理」。在這方面有幾個「先後」原則是很重要的:

        1.先受教(學習真理),而後(本著真理)管教。

        2.先禱告,而後勸告

        在禱告中,除了能理清頭緒,還能聆聽上帝的聲音。葛福偉(L. Keefauver)牧師說:「若我們能先傾聽上帝,就比較不會對孩子說出一些傷害或壓碎他們心靈的愚蠢言語。當我們知道上帝願意我們怎麼做的時候,就可以避免因怒氣或情緒上的苦惱作出不當的反應。」

        3. 先息怒,而後對付。

        有時可能要先對付的是自己,例如:要肯認錯。蘇文隆牧師在《精彩的基督化家庭》一書中,寫道:「父母有時錯罵了孩子,而能向孩子認錯,就在無形中教育孩子們正確的人際關係和勇於負責的態度,對孩子人格的成長,會有很大的幫助。華人的父母比較不願意在做錯時,向孩子認錯,認為有失尊嚴。其實,父母這樣做,可以得到兒女更多的尊重和信任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