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興之路
尼希米記九章1-3節
有一種典範,是要我們看見負面的借鏡。古時以色列人,就留給我們「偏行己路」的借鏡。在祖先犯罪之後,他們被神分裂給外邦。如今,可以回歸,建造城牆,並在恩典中,開始建構信仰生活。這是一個專注於靈性復興的時刻。當以色列人回顧歷史,他們發現,過去的君王、首領、祭司和列祖未能遵守神的律法,並且忽視了神的誡命和警戒。他們在享受神所賜的恩典,同時也落入惡行之中。
今天我要透過【復興之路】與大家分享一個概念。就是【悔改是真正通向神的道路】。當我們真誠地認罪悔改,神就能重塑我們的生命,並更新我們的內心。無論我們犯下何種錯誤,只要此刻與神立約,恢復與祂的關係,祂必接納我們。若我們願意回應,將信心付諸行動,便能過討神喜悅的生活。
我要透過下面兩個角度來分享信息:
【信息一】承認過犯,重塑生命
以色列人就與一切外邦人離絕,站著承認自己的罪惡和列祖的罪孽。那日的四分之一站在自己的地方念耶和華─他們神的律法書,又四分之一認罪,敬拜耶和華─他們的神。(尼希米記九章2-3節)
在這裡,我們看到以色列人做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決定,即是他們與外邦人離絕。這意味著他們不再跟隨外邦的風俗和偶像,而是回歸純正的信仰。以色列民不僅為自己認罪,也為列祖的罪悔改。
這段經文反映了一場集體的悔改,不僅承認個人的過犯,更象徵著整個民族的心意轉變。他們深知神的聖潔無瑕,並明白作為神的子民,必須與世俗有所分別,過著聖潔的生活。這種與外邦隔絕的舉動,不只是表面的行動,更是他們心靈的真實回應,表達他們渴望重返神的正道,活出與神約定一致的生命。這悔改不僅是為了當下的錯誤,也是為了整個民族在歷史中的重生,重新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,走在祂所指引的道路上。
第3節經文提到了一個特別的安排。這裡提到,四分之一的時間他們聆聽神的律法。另外四分之一的時間,他們認罪和敬拜神。這種時間分配顯示他們開始渴望神的話語,也想要真正地行出來。
當我們經歷了真實的悔改,我們的心不僅被神醫治,也會開始意識到,我們對自己過去的行為有責任。悔改是一個重要的起點,但真正的悔改必須伴隨著具體的承諾。我們不僅要為自己的過犯認錯,更要為未來的選擇和行動負責任。真實悔改,將帶領我們走向一個更成熟的信仰旅程,也就是學會如何對我們的生命、決定和與神的關係負責。
當我們開始正視自己的行為,責任感會自然推動我們進一步採取具體行動,確保我們的生命與信仰能持續對齊。同時,負責還需要透過具體的承諾來表達和維持,這正是立約的意義所在。當我們將內心的責任感具體化,並以明確的行動實踐對神的順服,就如同以色列人在神面前立約、簽名一樣。
【信息二】「約」在心中,「行」在生活
因這一切的事,我們立確實的約,寫在冊上。我們的首領、利未人,和祭司都簽了名。(尼希米記九章38節)
在尼希米帶領下,以色列人重建了耶路撒冷的城牆,也重建了他們的信仰生活。他們在讀神的律法後,意識到過去的悖逆和失敗,深刻認識到自己和祖先偏離了神的道。他們痛悔自己的罪,並向神承認他們的過犯。經過了認罪、悔改和敬拜之後,百姓意識到他們必須做出具體的承諾,來維護這段與神的關係。
這裡提到他們「立確實的約」,意思是他們不只是口頭上承諾要改變,而是正式地立下了一個書面協議,象徵著他們對神的承諾是認真且長久的。這裡也讓我們看見團體中間一起立約,彼此監督的典範。他們明白,若沒有約束,人容易再次偏離神。因此,他們選擇在眾人場合,透過書面契約,來確保這個承諾的莊重性和長遠性。這是一個關於眾人願意順服神律法和重新跟隨神的公開表態。
接下來提到,他們的首領、利未人和祭司都「簽了名」。這不僅僅是一個形式,而是代表著領袖們首先承擔責任,帶領百姓遵守與神的約。他們的簽名象徵著對這個約的責任感和承諾,也給予百姓一個榜樣。領袖們的簽名顯示他們願意以身作則,為信仰和行動負責。
當我們理解立約的具體時,立約就不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承諾,更是一種具體實踐信仰的行動。同樣地,悔改也不能只停留在口頭的認罪,它必須在我們的生活中具體表現出來。
今天的信息中,我們一起經歷了悔改、承擔責任、立約、作出具體承諾,並恢復與神關係的過程。悔改是我們回轉向神的第一步,不僅僅是坦承我們的過錯,更是對未來做出具體的承諾。這不只是一種言語上的表達,而是一種真實、有效的承諾,展現我們願意在神的帶領下作出改變。當我們用行動回應悔改,認罪的最後一步便是被神的恩典所充滿。這恩典是重獲新生命的關鍵,它讓我們從罪的捆綁中得以釋放,並恢復與神之間那親密不可分割的聯繫。
悔改並不只是短暫的情感反應,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,這將帶我們回到神的懷抱中。當我們在悔改中承諾,並行在神的旨意裡,我們就經歷了祂的赦免與復興。我們的人生因此不再被過去的失敗所定義,而是被神賜予的新生命所充滿。願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這條【復興之路】上不斷成長,與神同行,經歷祂的豐盛祝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