停止抱怨
民數記十一章1、4-6、10-15,十二1-2、9節
今天所讀的幾段經文中,從不同的人身上看見一件相同的行為──抱怨:以色列眾百姓因為吃得不好而向神發怨言(參:民十一1、4-6);摩西因為不知該如何解決以色列百姓的需求以平息怨氣,轉而抱怨神(參:民十一10-15);米利暗和亞倫以摩西娶古實女子為藉口而加以毀謗、批評,好一吐怨氣。(參:民十二1-2)經文中,我們也看見,眾百姓和米利暗、亞倫兩姊弟的行為大大惹神忿怒,並招致刑罰(參:民十一1,十二9-10)。讀到這些因抱怨而招致神怒氣與刑罰的經文,多半會讓我們感到警惕,也會告訴自己:「小心,不要發怨言!」但自我提醒是一回事,是否真能不發怨言又是另一回事。
我們可以想一想,我有多常抱怨或多常聽到別人在抱怨?事實是,我們所察覺到的遠低於真實存在的。威爾‧包溫(Rev. Will Bowen)牧師在《不抱怨的世界》一書中說:「正如魚可能連周圍有水也察覺不到,你可能也察覺不到自己聽到和說出來的抱怨。」也就是說,抱怨其實是經常上身,並環繞在你我四周,只是沒意識到而已。
「抱怨」所導致的結果,通常與消極、低落、憂傷、痛苦……等負面情境有所牽連。根據心理學、社會學與神經科學綜合研究來看,習慣性(喜歡)抱怨會對個人情緒、人際關係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、身心健康、個人的魅力與影響力……等,都帶來負面的影響。簡單地說,抱怨會讓人失去健康,也不快樂;所以,若想要做一個健康的快樂人,一定要「停止抱怨」。今天就讓我們更深入地來剖析「抱怨」這回事,並學習做一個停止抱怨的人。
何謂「抱怨」?《韋氏辭典》對「抱怨」的定義是:表達哀傷、痛苦或不滿。這定義指出,抱怨是從口說出來的,如聖經所說:「發怨言」(參:民十一1),換句話說,抱怨通常是伴隨在不滿或不足的負面感受之後所發出的言語。然而,抱怨與告知某人的錯誤和不足,不能混為一談,也就是說,我們不能為避免抱怨而縱容不好的品質或行為。
《不抱怨的世界》一書中說:「怨言帶有表達負面的能量,大部分怨言都有一種『這不公平』、『這竟然發生在我身上』的意味。怨言是心懷不平發出來的反擊。」可見抱怨與陳述事實是不一樣的。例如:「這杯咖啡很苦。」是陳述事實,但「有沒搞錯,這杯咖啡,你要把我給苦死啊!」就是帶有表達負面能量的抱怨。以色列百姓說:「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,除這嗎哪以外,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。」(民十一6)摩西對神說:「你為何苦待僕人?我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,竟把這管理百姓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?」(民十一11)這都是有十足負面能量的抱怨。
在學習「停止抱怨」的過程中,有一項迷思必須絕對破除,那就是「抱怨會得到好處」。抱怨會不會得到好處呢?會!一般的認知是「會吵的小孩有糖吃」,但在得到糖的同時,也損傷了別人對他的正面觀感。以色列百姓透過抱怨,得到吃肉的好處(參:民十一18-20),卻承受了更大的傷害──「肉在他們牙齒之間尚未嚼爛,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他們發作,用最重的災殃擊殺了他們。」(民十一33)他們除了無法享受吃肉的快樂,更失去與神的美好關係和寶貴的性命。《不抱怨的世界》一書中說:「抱怨會扭曲、削弱,甚至會摧毀一些能帶給我們快樂的關係。當我們抱怨時,關係會停滯變質。抱怨把焦點從彼此吸引的正面特性轉為錯在對方的眼光,這種轉變使我們落入不滿足的陷阱,也使對方覺得不夠格。」
相較於抱怨所帶來的偶而、短暫的好處,不抱怨會產生巨大又持久的益處,《不抱怨的世界》一書中說:「成為不抱怨的人有個最大的禮物,就是對家人的影響力。他們會被你引導,開始以你的眼光來看待事物。一個不抱怨的人更容易得到他所渴望的結果,純粹是因為人想要幫助可愛的人,而非斥責和困擾他們的人。不抱怨的益處是你會發現自己變得不常生氣和害怕。」
最後,我們必須知道,從「經常」抱怨到「停止」抱怨絕不會像切換開關一樣地立即轉變,它是需要花時間轉化的一段過程。邱吉爾說:「成功就是從失敗到失敗,依然不改熱情。」這正是要達成「停止抱怨」之轉化目標所需具備的精神與意志。在這個轉化的過程中,還有兩項要不斷持守的原則:
一、言必三思
若因察覺不對勁而必須說些話,記得要三思而後言,做出中性、合乎事實的陳述和說明,而不帶指責或負面的能量。若三思後仍不知該如何說,那麼沉默就是最有智慧的選擇。聖經說:「多言多語難免有過;禁止嘴唇是有智慧。」(箴十19)
二、正向感恩
我們要不斷學習調整看事物的角度,使我們能以正向角度來看周遭的一切。有一個婦人,無論晴天雨天都為兒子的生意不好做而抱怨老天爺;若是晴天,就抱怨沒有人會向大兒子買雨傘;若是雨天,又埋怨小兒子的遮陽帽沒生意。我們都知道,這婦人只要轉換看事物的角度,就會由抱怨、憂愁轉為感恩、快樂。如果我們懂得以正向的角度來看,就會因杯子裡還有半杯水而感恩,不會因只剩下半杯水而沮喪;有了感恩的心,口中所出的就不會是怨言了。
聖經說:「凡所行的,都不要發怨言,起爭論,使你們無可指摘,誠實無偽,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……」(腓二14-15)讓我們停止抱怨,以致與神、與人有更美好的關係,也能成為更蒙福、更彰顯神榮美的屬神兒女。